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展现新时代三秦儿女奋发有为新风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0月9日至10月12日,作为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在宝鸡举办,80件来自全省群众文化领域的文艺精品同台角逐,不仅展示了近三年来全省群众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而且通过初选、复赛以及参加各类惠民演出等过程,为群众奉献了一场场文化大餐,生动地诠释了陕西省艺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

以鲜明的主题唱响时代主旋律

“道一声长安,周秦汉唐;谝几句闲传,神采飞扬……”10月10日晚,在群星奖音乐门类决赛的舞台上,歌曲《梦回大唐》自信地唱出古城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当前奋进发展中的城市风貌。在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门类决赛的舞台上,像这类高歌文化自信、歌唱新时代,鼓舞人心并与观众共情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比如,独唱《黄河大瀑布》、表演唱《山河如你》《家乡有支歌》等,唱出了高昂奋进的拼搏精神,用动人的旋律礼赞城乡的巨变;群舞《源》《醴泉墨韵》《秦风鼓震》《拓》《行鼓行》等通过肢体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把民族精神的弘扬贯穿其中;群口快板《古城西安》《党家村家训传四方》、群舞《火红的萨朗》《扇舞黄土地》、秧歌小戏《桃花和杏花》等作品流淌出对脚下土地深深的爱恋;小品《我的未来不是梦》将一个朴实、热情的快递小哥简单平凡的工作生活场景呈现在舞台上,展现出包括新兴职业群体在内的普通群众积极乐观创造美好生活、共圆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白衣战士真英雄,临危赴难见真情。大爱何惧生死行,接力生命最光荣……”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谱写出一曲曲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时代赞歌。从主题选择方面,抗疫题材的文艺作品在本次群星奖参评作品中占据重要位置。

舞台上,有的作品把关注点放在社区防疫工作上,有的关注乡村里的隔离与关怀,有的重点表现基层医护人员的付出与奉献,有的直接描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展现新时代农民工的精神风貌。比如,在戏剧门类的舞台上,小品《呵护》《归来》《同住一个村》等,均展现出疫情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关怀,展现出政府对百姓的呵护,亲朋邻里间的呵护与关怀。在曲艺门类的舞台上,陕南渔鼓《抗击疫情最美人》用古老的渔鼓乐器来伴奏,用说唱的表演形式,表达对抗击疫情最美人的赞美。二人台表演唱《为你点赞》采取说唱形式,为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点赞,为返乡居家隔离的人们点赞,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近年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20年又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奔小康、创造幸福追梦想,自然成为广大创作者关注的重点。陕北说书剧《二狗炫富》演的是脱了贫的二狗要给儿子大办婚礼、秦芬拿“村规民约”进行制止的故事,说的是“新时代新思想、新文明引领新风尚”观念与思想的革新;小品《带货女王》以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展现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形象;器乐合奏《农家新歌》、表演唱《幸福花儿在开放》《摘个泡儿庆丰收》、群舞《情系小康路》、小品《心愿》等,或直接歌咏脱贫后欢心喜悦的心情,或展现美丽乡村建设中人们洋溢的幸福,抒发着永远跟党走、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决心和信心。

以强烈的舞台感染力鼓舞新斗志

本次进入群星奖决赛的诸多作品,更加注重艺术性的表达,不少作品借助现代视频技术的简单渲染,营造整体氛围,强化了视觉效果,增强了感染力。比如,融合声器乐《延安红》借助陕北唢呐、古筝、大鼓与现代电声乐的交融,引出在黄土地上传承千年的非遗项目——曲颈琵琶传承人的弹唱,红色夜空背景下的宝塔轮廓简洁明朗,与声场形成强烈的时空纵深感,表达出中国人民勇于担责、甘于奉献的精神。群舞《萦回长安》通过画面、舞台调度、人物造型及服饰、道具等的上佳组合,构成有古韵、有意境的舞台呈现。

同时,不少参赛作品精于构思,在有限的演出时长内,着力展现更大的景深、更浓的情感。比如,小品《战场》用独具创意的跨越时空的舞台呈现方式,将当年抗美援朝的战斗场面与武汉抗击疫情的战斗场景呼应起来,塑造出抗美援朝中的“奶奶”、抗疫一线的“儿子”和“孙女”祖孙三代冲锋陷阵为人民的英雄形象。群舞《扇舞黄土地》把陕北秧歌和民俗风情付诸于一众女子秀美的身姿、手中的彩扇、靓丽的服饰和流动的舞韵中,成功绘出一道黄土地上的美丽风景。

设置“误会”制造戏剧矛盾,并且让“误会”出新意,是戏剧重要的表现手法,小品《培训》就是这样一个巧于制造“矛盾”的作品。该作品以考核组要去某村入户检查脱贫攻坚情况为起因,引出村主任“培训”贫困户李大妈的故事,结果记忆力不好的李大妈闹出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差错,却也得出了“帮扶工作好不好,要以扶贫对象的满不满意为标准”的结论,从而引发人们对形式主义不良倾向的警觉和反思。

此外,更为注重审美追求,也成为本届群星奖决赛作品的共同特点。《行鼓行》是对韩城行鼓元素的大胆创新,用舞蹈大写意的方式,将行鼓粗犷、豪放、洒脱、热烈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舞台上,花杆和鼓的双人舞,一群汉子舞动的脊影,抖鼓的花杆变成划桨的杆子,奔涌的黄河意象展现而出,流动的是黄河儿女刚柔并济、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决赛的舞台上,即便是相对“静态”的曲艺说唱类节目,也普遍注重舞台调度,着力通过有限的形体、动作及道具等传达情感。比如,陕北道情《一条棉被》以韵味淳厚的唱腔、生动鲜活的表演,声情并茂地展现了红军将领谢子长坚定的革命理想和真挚的为民情怀,陕北老百姓对红军衷心的拥护与爱戴。故事《血染西河崖》,采用时空变幻及“蒙太奇”手法,还原了当年巴山游击队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投崖就义的场景。

在原创性方面,诸多作品在突出地域特色、陕西风格的同时,能够从生活的本原出发,提炼出特有视角,进行独到的诠释和思考。如歌伴舞《打谷欢歌》通过描绘汉江边的人们在田间打谷子的欢快场景,展现百姓庆丰收的喜悦,闪耀出淳朴善良、勤劳致富的品质。小品《书摊变奏曲》,以作家看见自己创作的、并签过名的书出现在旧书摊上的场景为切入点,直面了许多人购书却不看书、只为了装点门面的现实,告诫人们沉下心来读书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要随波逐流浪费生命。

以深入群众的方式搭建永不落幕的舞台

作为陕西省群众文化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项,陕西省群星奖自2017年纳入陕西省艺术节开展评选以来,已经成为陕西省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评奖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了本届群星奖评奖工作。本次群星奖评选参演单位多,具有较大的社会覆盖面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据统计,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160个演出单位的278件作品参加初选,参与创作、演出及辅导人员达到2300余人。进入决赛的80件作品的演出单位共50个,其中文化系统41个,工会系统3个,社会团体5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政治工作部1个。

群文创作以赛促进,文艺精品普惠群众。入围本届群星奖决赛的80件作品昂扬向上,生动活泼,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和艺术的魅力,充分展现了三秦儿女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精神风貌。4天、7场比赛,各参赛单位赛出能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在全省群众文化艺术的最高舞台上展现着三秦儿女奋发有为的新风采;一批群文新秀、艺术幼苗崭露头角,以潇洒大方的台风,展示着群众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喜人景象。本届群星奖评选工作自5月开展以来,共举办展演180场,观众达8.9万余人。此外,决赛阶段图片直播点击量达10万余次,群星奖决赛微博话题#群星耀三秦#阅读量达516万次。

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已经真正成为带动陕西省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扶持创作了一批为人民而歌、为时代而歌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器乐合奏《丝路欢歌》、小戏《哎呀呀》、群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等作品从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评选中走出,并先后摘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搭建起永不落幕的舞台。(陕西日报记者侯蕾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