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出嫁的陪嫁物“灯曲罐”,是西府独有,婚俗独重,传承独奇,穿越时空的民俗标志物。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史、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史、人类文化生命的进化史及人类文明史、人类日常生活的演进史都可以从一个小小的灯取罐中找到其中的端倪。其文化内涵可以称得起是西府民俗文化的形象大使。
一、灯曲罐的挂件型制
十多年前在民俗采风中对西府婚俗中的“灯曲罐”进行过采编,原文录于2000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西府民俗》106页:灯曲罐是过去婚嫁时,娘家的陪嫁品。婚俗中,有一套六件新房挂饰品:“灯曲罐一对、信插、门帘帽、甩子(拂尘)、笔插各一件”,均是由女方必备之物。
“灯曲罐”的型制多为“前罐式”和“后罐式”(即罐体在后)两种,材质多为布艺绣制品。我还见过木制的,只是未收藏得到。
1、“前罐式”如图:
一般通高21厘米,罐体在前,其型多为容器的“缶”或瓶型,颈小肚大。罐面多为刺绣,题材多为鱼龙变化、石榴、莲花等果木花卉。罐口上部饰牡丹、寓丹桂生枝等。
2、“后罐式”如图:
一对一般通高2l厘米,其一为男童,头戴秀才帽,双手各举一束海棠花,盘腿坐于金瓜之上,金瓜处有一半圆形罐体:其一为女童,头扎双髻,双手亦高举一束海棠花,坐于盛开的莲花之上,莲花处也是一个半圆形罐体,前者是“金瓜贵子”,后者“莲生贵子”图案,手中高举海棠花,是取“满堂富贵”之意。新婚挂在堂上,里面插着石榴花,寓“多福、多寿、多孙”之意。
3、木制灯曲罐:我是亲目见过的,可惜未收藏。器物见方不足一尺,细木薄板构制,工艺精巧。如一个方斗提篮,罐体在前,全漆红色,有金粉线画,是插灯曲的。
二、灯曲罐的文化内涵
从社会存在角度看,民俗文化总是社会选择的结果,社会历史对民俗文化的选择,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实现的。民俗事象以内涵的文化意识和外表的生活方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承。民众生活中的无数民俗事象,展示了生活无限丰富的风姿。但它不是单一的生活标记,而具有明显的文化意识和生活特征的二重性。即既有形的生活方式,更有内在的文化意义。事实上内在的文化意义外延物化,就是生活方式,两者不可偏废。作为婚俗中洞房挂件灯曲罐这一民俗文化,亦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特征的二重性。按此理论,我们研究灯曲罐为什么成为婚嫁必备物,姑娘为什么去精心制作它,从中看出灯曲罐的文化内涵。
1、它是祀火风习的圣物。
生存意识避害趋利是民间文化的价值基础,也是民俗文化的基因。祈祥求吉避害的民俗心理基因,而长期虔诚地信奉着各种灵物,恪守着代代传承的民俗禁忌,背后蕴含着人们的社会功利价值观念。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时,有火;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很怕,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一尝味道很香,经过多次的实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便产生用陶罐来保存火种的“火种罐”了。
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先民们用火吓退野兽、帮助生产(刀耕火种)、改善生活(熟食、照明)以及取暖驱寒,使人类受益很大。人们无比感谢火的发明者和管理者。在上古时代,受人崇拜之物或自然现象,往往被人格化,成为神灵。如传说钻木取火、燧石取火的发明者燧人氏,保存传送管理火的炎帝、祝融,回禄等大神以及管理火种的小火神阏伯。《淮南子》注曰:“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祀于灶神。”“祝融回禄,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灶。”阏伯亦是帝喾时的火正。把灶神当做火神看待,源于当时人们居住处“火塘”这一最原始的的灶的用火烧熟食物的自然崇拜。后来道书把灶神说成是昆仑山上的一位老母,叫“种火老母元君”,她手下有五方灶君、曾灶祖灶、灶子灶孙、运火将军、进火神母等36神,专管人间住宅康宁,记载每家善恶,掌握人们的寿夭祸福,夜半上奏天廷。而保存火种最初是用陶罐,名曰“火种罐”。后来在传承中流变为寓意“传宗接代”的“子孙罐”和插引火物的“灯曲罐”,但其文化根基是“火种罐”。它象征的是火的发明者和管理者成为“圣物”而显得神圣而崇高。这种火神崇拜信仰,在“头顶三尺有神明”的原始思维定势下,人们对火十分崇尚而敬重,而产生敬畏感。唯恐无他或失敬,唯恐恭敬不足而犯忌。处在“人在做,天在看,神在察”之中,会促使你的行为处在规范之中。西府是炎帝故里,对炎帝作为火神崇敬有嘉。因此,灯曲罐便成为人们“崇火”、“敬火”、“祀火”的“圣物”而代代传承。
人类崇拜火之所以超过了崇拜其他自然物,不仅是因为在直观直感中火的自然威力具有极大的神秘性,更重要的是火的利用关联着人类原始文化的诞生和人间物质文明的划时代进程。
2、它是妇女使命的证物。
考究“灯取罐”的来由,一说是老祖先“崇火”的痕迹。传说在那原始先民刚刚懂得了用火的远古年代,就已经有了这种陪嫁习俗,最初是陪送火种,而那时的“火种”的的确确是用罐盛放的。后来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已经掌握了取火技术,并且能控制火的使用,便出现了“引火”的“灯曲”。人们制作了用薄薄的小木片子、头头上沾着引火的硫磺,此物名曰“灯曲”。灯取罐是用来盛放“灯曲”的,陪此物寓意:闺女嫁到你家,香火(子孙)不断,事事红火吉祥。既是盛火的,为什么不叫“火种罐”而称“灯曲(取)罐”呢?可能是以后受佛教的影响,佛教称佛法能破除黑暗,佛门常以灯为喻,还有破除黑暗和香烟不断之意,灯曲罐之名就顺理成章了。另一说是根据民谣“抓髻拨唻唻(抖动之意),婆家不引来”。是说我都梳上抓髻了, 婆家还不来娶我.说明姑娘不惜气力精心制此含“等娶” (灯曲谐音)之意,是女人准备履行使命而等待男人来娶的象征物。
在上古社会中,人类为了生存下去,除了想方设法维持自己的生命之外,繁衍后代是一件维系种族生命很重要的事。又由于对自身生育能力的神秘感,便产生了对生殖器官的崇拜,这同样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的一部分。在人们原始思维中,把“男根”和“女阴”比作“石柱”和“罐体”,认为怀孕是石与罐接触碰撞的结果,所以生殖崇拜的形式一般是把火或石作为崇拜对象,希望生育的妇女有如火的生殖力一样,增加怀孕机会,这是求子习俗最原始的形式。在原始社团中的生殖崇拜,很重视男女间的婚媾,把性关系的生育看做是十分神圣的。后来随着婚姻制度的不断科学和文明,产生了“礼始于谨夫妇”的认识,作为古代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礼”,以严肃男女关系为出发点,不可逾越的限制规定。谈性总是运用 “隐语、暗喻”。从而出现对男女关系间的事,持既神圣又神秘的态度。作为传送火种的陪嫁物灯曲罐便有了“隐喻”之意,充当了造物的象征,生活的使者,达情的媒介。赋予了女性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种族繁衍的历史使命。而成为证物,成为妇女使命标志。
3、它是表达爱情的信物。
“求善、求美、求真”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三大样式,民间求美的艺术创造活动是制作者的主体,完全依靠感受,不受他人意志和经济的影响而创作的成果,是他所属的群体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要求,所以他的作品是最纯正、最质朴的。最美的灯曲罐往往是“观象制器”,追求“言意互动”的效果。“言象”是直接用语言传情,而“意象”则是“心心相印”不易觉察的复杂的综合系统。是制作者的文化心态问题,是心灵作用的凝结。在造物制器中以最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在约定俗成的器物上,费尽心思追求美的设计,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断地进行文化选择。使其审美功能与工艺品的实用功能相辅相成,给人以“悦目”和“怡神”的审美满足。美其目而悦其心,看了心里舒服,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姑娘精心制作灯曲罐的原因所在。亦成为一种追求爱情,表达心愿的信物。
三、灯曲罐的传承流变
灯曲罐是民间生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它是反映民间风俗、习惯等民俗现象的遗物。它作为民俗文物是民众几千年来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但在传承过程中,其文化主题和文化内涵在不断流变,而在影响民俗文化流变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我们在对“灯曲罐”的研究中,发现灯曲罐的传承流变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走向是一致的,或者说是同步的。实际上它直接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便有什么样的民俗文物——灯曲罐。
1、从“火种罐”到“子孙罐”的流变,反应的是由火崇拜到生殖崇拜的流变。
“灯曲罐”是保存火种的、是女性承担的。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部落中,最早出现的分工大概就是男女间的分工。妇女不去渔猎,在家的种植和饲养及保存火神,她们完全有余暇来举行一些信仰方面的活动,或祈求男人们平安,或祈求子孙的繁衍,随时有所祈祷,就可以举行祭告神灵的活动,最早从事降神和祷告的是女性,这就是所谓“家为巫史”。
人类最初的饮食方法,仅限于将食物放在火焰上或火烬中烧烤,以后才懂得叉烤、悬烤和放在烧烫了的石板上炙烤,当用火烧制的陶器、耐高温或表面涂釉不渗水的陶鼎、陶罐问世以后,才能较方便煮熟食物和收藏液体,可供烹饪。有了陶器之后,熬煮海水为盐,烹饪加上调味,“火食之道始”,人类才真正迈入了饮食文明时代,同时有了储藏器具,将多余食物储备起来,减少饥饿的侵袭,促进了定居生活。取暖用火、照明用火、制陶用火、饮食用火、保存火种成为重要的、神圣的事。从钻木取火到掌握燧石取火技术后,火种罐的这个罐体从保存火种的功能的火崇拜附会进“星火相传,香烟不断,传宗接代,生生不息的生殖崇拜,才成为女子出嫁配送物,寓意由‘火种罐’变成‘子孙罐’,材质从陶罐演变为布艺绣制品,插引火灯曲的”灯曲罐。
2、从神圣到世俗的流变,反映的是器物的价值到造物的象征流变。
火是一种自然物。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曾产生过对火和火神的崇拜。火的威力、作用以及它的颜色、形状等,至今把它作为光明、兴旺、吉祥驱邪的象征物。“火”虽是平常有用之物,一旦火与人们的心理和愿望联系在一起时,或就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保存火种是神圣的职司,“火种罐”必然显示得极崇高而庄严。进而产生了“自火来的无恶物”的崇拜文化现象。如《诗经》有不少以“析薪”隐喻婚嫁的诗句。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豳风·伐柯》的诗句。《小雅·白华》“樵彼桑薪,昂烘于煁。”这里的“煁”就是火炉、火罐,非为照明,实为薪火驱邪的象征。这种用火禳灾的举动传承,含有某种巫术的观象。如婚俗中的“跨火盆”是为燎秽驱邪避灾。此中唱礼者词:“跨火熏,年年春,隔年抱个‘牛孙孙’(带把的男孙)。”古人居住风尚有火塘之制,就是在室内地上挖个坑,四周砖石砌,中间生火,做吊罐饭,冬季取暖。远古婚礼就是在室内“火塘”边或室外“篝火”举行“篝火”结婚仪式,“析薪”就是为“篝火”之用。周代以后婚礼演变为“燎炬”、“火盆”等更为方便的替代物。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而内涵的观念却是古今一致,那就是驱邪避灾、促进生育,作为“圣火之用”的灯曲罐,成为永恒的象征物保存在婚俗中而流传至今。
由于“灯曲罐”含有“传宗接代,生生不息”的婚育主题,在思维上便表现出:“观物取象,观象制器,以器载物,透物见人”的心绪情结。满足自身需要,满足需求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决定着造物的实用与审美。把生命维系和造物设计沟通,灯曲罐的制作者便千方百计、精心制作,要使灯曲罐成为生活的使者,达情传意的媒介,生命的象征物以及制作者的劳动心理能透过此物传达给使用者。通过这种心理交换,使用者感受到制作者的匠心、技巧、热情、意向。从中看出灯曲罐的造物活动已超越了物的制作,升华为传情达意的精神需求的一种象征活动。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出嫁女做嫁妆中,对灯曲罐制作特别看重,材质的选择、图案的设计、色彩的喜好是费尽心机的,像罐型为童子坐莲花,寓意“连生贵子”,布堆刺绣彩绘,金丝走边等以显其能。
3、从兴起到衰亡的流变,反映的是灯曲罐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代的现状及其流变的趋势。
大千世界永恒的只是运动着的物质。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有兴起就有衰亡。正如万事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存在必有毁灭的道理一样。古老的婚俗用品灯曲罐的传承发展必然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律。事实上,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民间的生活文化也处于急骤地变异之中。纵观历史,近代以来,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深入,“妇女解放”的口号的实施,“三从四德”的封建意识的破除,妇女的社会地位的确立,男女平等、妇女当家作主新风尚的推行,妇女不再是“生育机器”,不再是男人话语的“内人”,不再围着锅台转,要走上社会,撑起“半边天”。加上“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格局的打破,商品经济消费理念的诱发,以及“西俗东渐”的影响,出现了一股“时尚化、时髦化、崇洋化、享受化”的时尚潮流。此时,用火镰火石打火,引燃火草火腰,再用灯曲引火的取火方式太繁琐,用打火机或火柴取火更为便捷。这样,火镰、火石、火腰、灯曲等取火工具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插灯曲的灯曲罐这个陪嫁品的实用价值随之减退,只有“保存火种,传宗接代,传续香火”的寓意留存于人们民俗心理之中。另外人们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激烈竞争浪潮中,一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成衣成品任你挑选,女孩子无需幼习女红、扎花刺绣、自制信物,实际上时势也使你无暇坐下来去精心制作灯曲罐。二是人们消费理念的宽泛,如洞房讲究的六大件;手机普及,网络媒体通讯便捷取代书信往来,使信插退出;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无风尘仆仆、无需打土拂尘,甩子退出;打火机、电子灯的普及,无需火柴灯曲引火,灯曲罐退出;电脑打字,无需文房四宝,笔插退出,凡此种种现状,尽可说明灯曲罐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代的流变趋势。虽然如此,我认为在人类繁衍这个问题上,不论“计划生育”也罢,还是传宗接代也罢,这件事是亘古的,生生不息的。因此,象征生育的灯曲罐,作为洞房饰件,美化生活的观赏品,仍作为婚俗必备物会再延续下去的。我期待古风会犹存的。
作者:李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