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话说端午节(一) 端午节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李福蔚

常语云:“四时八节”春夏秋冬为“四时”,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为“八节”。这个节:是节气,它是农业生产的节律设置的时日单位。而节日是社会文化即所置的时日单位,以历日和季节组成的历法作为循环的基础。节日不同于一般的时日,节气节日构成要素是特定的时日节期;特定的源流传说;特定的主题追求;特定的节庆方式,如春有春节、夏有端午、秋有中秋、冬有冬至,为古代四大节日。

目前人们对端午节的认知理念是纪念屈原,包粽子,吃油糕,送绿豆糕,戴香包,门上插艾等节日文化活动。实际上,端午节产生的原由是历奇的,节俗是多彩的,文化内涵是深远的,丰富的。今天,考究端午节的文化根基,从节日溯源的角度,端午节实际上是黄河文化的产物,农耕文化需要风调雨顺,龙能行云布雨,龙治水展示了不同于岭南(秦岭)的荆楚,吴越文化的风貌,延续了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根基在先秦,先秦的文化根基在渭水黄河)对“端午”这一节日的文化思考与生命关怀,黄河文化具有“根”性色彩。关于端午节来由有“三说”。

一、“天象崇拜”说

由于农业丰收,靠的是风调雨顺,中华民族对天象观测十分重视,且“天文学”很发达,观日月星辰变化,可知雨晴,产生了星象文化。古人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轨迹位置,二十八宿的“东方七宿”在黄道和赤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仲夏端午时节,心宿(苍龙)出现在天空的“正中天”。(易经•乾卦)爻辞:“飞龙在天”。《尧典》载:“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是说五月五日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便在这一天,举行“祭龙祖”“划龙舟”的“龙”图腾崇拜活动,这一天是龙的节日,这是端午节的雏形。

二、“恶月恶日”说

在古人眼里,五月容易发生瘟疫和灾祸,是一个不太好的月份,五月五日,即端午这天尤其危险,即形成将五月五日称为“恶月恶日”。事实上,立夏以后,气温上升,蚊虫滋生,人们容易患疾病,便形成了一系列卫生保健民俗事象,用雄黄、艾草来抗疫防病,认为这样可以去除疫气、毒气和邪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生活式样,端午节俗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三、“屈原殉国”说

楚国屈原在端午日以身殉国,以死明志,荆楚吴越等地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诞生了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内容。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的节俗元素而传承至今。

综上而述,端午节起源于星象文化、天象崇拜,龙图腾崇拜,传承中杂糅了南北多种民俗事象,附会上“避瘟”“避恶”等沉重色彩故事传说,作为节日“起源”之说,可以说传统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卫生节”“防疫节”“保健节”“采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