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话说端午节(二) 端午节的“节俗”“节物”

作者:李福蔚

端午节有“夏节”之称,这个季节天气炎热和湿热,蚊虫滋生,危害人体健康,为使风调雨顺,万物平安,防止湿热,湿毒之邪,以祛毒防疫为主题的节日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节庆习俗和应节物品,现录西府端午节俗节物如下:

一、端午节俗

1、5月5为“恶月恶日”有许多禁忌,5月忌婚嫁,忌迁居,出嫁女娘家要接回,在娘家过“端午”,有避瘟之意,称为“躲端午”。

2、端午日家家门上,窗外插艾枝,人人配艾为符,胸挂香包,成人手腕、小儿脚腕戴五彩线绳,名曰“长命缕”“手索”俗信可以避邪气,去恶气,能防疫。

3、制香包。每逢端午前,妇女,姑娘制作内装香料(丁香,木香,白芷,菖蒲,藿香等中草药)的香包,型状为十二生肖或葫芦造型,十分精美,可自用,可送人,亦可上市销售。

4、送5月节礼。从4月8后,舅家给外甥送布绣制的“五毒肚兜”和布制的“五毒头虎帽”。俗信可避灾免疫。端午节前,外甥给舅家,女婿给丈人家送绿豆糕,粽子,油糕及时兴果蔬等节日礼品。除此婆家给未婚媳送红布二尺,衣料,鞋袜及装饰品,女方家回赠给男方鞋帽等物。俗称“追节”。

5、画额。是端午节当日,老人用雄黄酒给小孩额头上画“王”字,寓如虎头,借虎镇邪,平安成长。家人却可在手心,脚心,鼻孔,耳孔等处涂上雄黄酒,俗信可驱毒镇邪,祛病延年。

6、采药。“秦岭山中无闲草”,俗信5月5上山采的药品性最佳,特别有“捕蟾为药”的习俗:端午日,抓“旱青蛙”癞蛤蟆,在蟾口中塞入一块墨锭,挂在屋檐阴干一百天,制成“蟾锭”,用时点蜡研沫涂在患处可消肿,解毒,清热。西府人在此日制的食醋也特别香。

二、端午节物

艾草: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治病,亦可驱虫,挂于门窗,可以辟邪。

挂钟馗像:西府木板年画有钟馗像,由于钟馗捉鬼的传说故事,每逢端午节人们常购此像挂于家中,以求平安。

肚兜:蟾形肚兜皆布艺绣制品,形如青蛙(即蟾),兜上绣制有强烈毒性的动物五种(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壁虎)以毒攻毒,祛除病害,更深寓意是蟾产卵成千上万,以祈多子多福。是五月节礼的极品。

绿豆糕:绿豆清热解毒。

油糕:糕谐音高,寓意幸福日日高升。

香囊,香包,雄黄酒,五彩手索,都是端午节标志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