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府民俗年文化系列文集之五——老调重弹 老话再说:年年这一日(三)

正月十五:中国人的狂欢节——元宵节

俗语云:“一年明月打头圆”。是说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时把夜称“宵”,“元”是“开头”、“开始”、“最初”之意。故把此日称“元宵”。古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讲究。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烧“旺火”,多以柏枝柏叶“跳旺火,燎晦气”,热闹非凡。而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挂红灯,小孩游灯,上街观灯,或猜灯谜,或吃元宵。天上明月高悬,人间万家灯火,趁着新年的余兴,玩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真是一个中国人的狂欢节。

舞狮子

传说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初期,始于西安,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一心保汉的周勃、陈平等人,在正月十五协力扫除了诸吕,在公元前179年,拥立刘恒为帝,称汉文帝。文帝博采群议,顺应潮流,广布仁政,解灾救贫,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兴盛起来。为纪念扫除诸吕这一天,每逢这天晚上,文帝就与民同乐,张灯结彩,以示同贺。古时正月称“元月”,“宵”同夜,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延续到明代,还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灯市中车马轰雷,灯球灿彩,游人如蚁,十分壮观,热闹非凡。“灯不演戏则意不甜,然无舞队鼓吹,则灯焰不变。”除观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烟火之俗外,还增添了舞龙、耍狮子、装社火、踩高跷、划旱船、跑竹马、扭秧歌、打锣鼓等游乐活动。

赶旱船

舞龙

社火游演

二月二,龙抬头,春龙节

如果说“腊八”是年节的序幕,那么“春龙节”是年节的尾声。

二月二是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节日,人关心“龙抬头”,农业靠的是风调雨顺,“龙”可治水。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它,根本原因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祷获得好收成的希望。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春雷唤醒,抬头而起,人们通过“耍龙灯,吃龙食,祭龙神,避龙忌”等风俗活动,祈求龙王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庆祝“二月二”来开始春耕春种的勤劳本色。民间流传的“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的打油诗,讲述朝廷的“迎春大典”,说明春耕不违农时之重要。

西府人“二月二”这天,有闺中停止针线活,恐伤龙眼的禁忌。日出之前不得到江河或水井去挑水,以免损伤龙神。于是又有炒着吃包谷花或黄豆之类的食品,民谣“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还有“熏百虫”,清扫房子的卫生活动,或摊煎饼补天。还有“二月引龙”,即用草木灰自门外逶迤撒入宅厨,旋绕水缸,称为“撒灰圈引龙回”。各家吃龙须面,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豆豆,以示吉庆。剃头理发叫“剃龙头”。二月二早,用簸箕盛草木灰或石灰,洒在地上,边撒边念:“二月二,灰簸箕,毒蛇逃,害虫避”。

待诏担子"剃龙头"

在“二月二”前几天,农家要举行“填仓”活动,即填满麦包仓廪。新媳妇摊煎饼,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要放些煤或柴火以镇宅,此日忌卖粮。俗语云:“过了老添仓,羞死馋汉懒婆娘”。是说到了二月二,年已经过完了,馋嘴的汉子吃不到美味佳肴,不想干活的婆娘也找不到偷懒的理由了。

作者:李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