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究牛年春节文化兴致正浓之时,金台区民政局郭春梅电言:市科学院王宏波推荐吾参与区婚俗改革之事,吾欣然应允。后又阅读了国家、省、市、区关于“婚改”文件,知之婚姻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吾多年研究民俗,知婚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从中国文化史角度看,“雅”、“俗”分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民俗是现代社会中的“活世态”,是民众的“生活相”。回顾自婚姻家庭产生以来至今数千年中,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由婚姻结合而成的夫妻则细胞中的细胞。一个家庭状况如何?能否和谐相处、兴旺发展?能否在社会中发挥好的作用?都与家庭中的婚姻状况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数千年重婚育是治家的重要内容,亦是治国的重要方面。
民俗文化根植于固有传统,属习惯和认识范畴,想改变非一朝一夕。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始终处在“于不变中求变,在复古中创新”这一文化和发展之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等方面。所以,在面对当下的“天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低俗闹婚”,让清新、务实的婚俗占主流,对准陈规陋习,根除那些有损于社会文明和法律法规的行为,让婚俗活动回归到幸福浪漫、忠诚和谐的新型婚姻观上来。这就需要“重温传统、采撷文明、分清良陋、以文化人”。为此,引发吾对婚俗研究的兴趣,便开辟“婚俗撷英”栏目以集之。“撷”者取杜牧“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诗句,含采摘之意。“英”者取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韩愈《进学解》:“含英咀华”。谓之“杰出”、“精华”为英。就想采录婚俗中“杰出的精华,以达嚼味教化之目的”。
弁言者,“弁”(音变)是古代人头顶上束发的一种帽子,“因冠于前,故名。”引申因冠于文章篇卷前面的话,故名“弁言”。或称:“序言”、“序文”、“引子”、“前言”。
为配合当前政府的婚俗改革,现将筹建宝鸡民俗博物馆时,采录的《西府婚俗》一文摘而述之,兼谈时下婚俗亦录之,使其婚俗文化与时俱进,以达扬良弃陋。
——牛年龙抬头日
作者:李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