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撷英》系列文集之十 婚俗:迎亲扛门

迎送队伍 临近婚期,是男女双方最忙的日子,男方要布置新房,女方要整理嫁妆,两家都要请操持婚事的主管人,称执事人,称总管,还要请司礼(管账的)、管席、造厨、司茶、司酒,以及铺床的、开脸的、上头的、倒毡的、抬嫁妆的、抬轿的、吹鼓手和打杂的数十人,此外还要组织迎亲和送亲的队伍。迎亲队伍由5-7人组成,取单不取双,回来时加上新娘正好是双数,其中有少妇2-3人,负责为新娘梳妆和引导的称迎亲娘子,还有一个押礼先生,也称下书人,负责解决迎娶中的各种问题及递交迎亲请帖。送亲人数比迎亲的人数多一倍,必为双数,俗称“一迎二送”。除了孕妇、寡妇和新娘的父母及未出嫁的妹妹不能迎亲送亲,其他亲属如姑、姨、婶、嫂、妗子等均可参加迎亲和送亲队伍。但在有些地区却是姑不能迎亲,姨不能送亲,叫做“姑不引、姨不送”。

迎亲礼品 迎亲带去的礼品,各地大同小异,在西府除了离娘布、离娘酒,还必须有4斤猪肉,称为礼吊,并有猪蹄一对,女方将礼吊收下,将猪蹄退回,叫“蹄蹄来,蹄踢去”,意谓今后来往不断。陕北的迎亲礼品,除了四色水礼和馍、肉等食品,还要带去一包面粉、半瓶清油,内插一双筷子。女方留下其他礼品,将面粉和油退回,并在婆家带的面粉中再加同等量的面粉,将清油瓶添满,再插一双筷子,交给引人的带回。清油供花烛之夜洞房里点长明灯用,面粉是给一对新人在洞房里吃儿女扁食用的。陕南的迎亲礼品是7斤重的大肉一方,8斤重的猪肘一个,俗称“七方八肘”,并送一个猪头,名为碰门猪。此外还要另备12个红礼封,名为梳头礼、催妆礼、背轿札、谢厨礼、铺毡礼、把轿礼、参神礼、鼓乐礼、打杂礼等,意在催请新娘赶快梳妆上轿。

迎亲轿、迎亲车与抢路 迎亲普遍用轿,但有些地方也有用马拉大车迎亲的。新娘坐的花轿,顶上有交叉的两条红绫,中间扎朵大红绣球花,两侧窗上贴有双喜红字,轿门上贴有“吉星高照”的红符,去时轿不能空着,里面要坐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称押轿娃。用车迎亲的,要备两辆马车,前一辆车名叫下书车,车上坐着新郎、媒人、下书人及迎亲娘子。后一辆车名叫迎亲车,车上要搭拱形彩棚,车前用红毡遮蔽,车后用被单遮蔽,一人执鞭驱车,车内也要坐个压车娃。出发前,新郎的父亲要点燃一捆干谷草,在新娘要坐的花轿或彩车周围绕一圈,名为燎轿。迎亲队伍出发的时间按路途远近确定,但一定要按算命先生选定的良辰吉时将新娘迎回家。各地迎亲都有抢路的习俗,就是当天如果有两家以上的人在同一条路上迎亲,且是相向而行者,以走在前面者为吉,称之为“上婚”,故而动身以早为佳,一般在天明时就要赶到女家,在女家吃一顿酒席,太阳一出,认为各种妖邪自行消散,就可以发亲了。

花轿上要系一面镜子,名为照妖镜。女方的陪嫁中要备一个盆、一对碗,称扣轿盆子、扣轿碗。再送几斤挂面和小米,称宽心汤,箱底放棉花和钱,谓之压箱棉花压箱钱,以兆新娘日后生活富裕。

新娘的陪嫁有些地方在婚前一日男方就要派人搬回,有的则是在迎娶那天随同新娘一起送往男家,但一定要在举行婚礼前把所有陪送的东西摆好,以供客人们观赏品评。抬嫁妆无论几人抬都可以,惟独忌8人抬,因为埋死人才是8个人抬着去入葬,故认为不吉。

新人装扮 新郎的衣着打扮,过去一律是长袍马褂,通常为蓝色,头戴礼帽,上插金花,肩披红绸。20世纪50年代后不再穿长袍了,改着中山装,但十字披红仍不可少。新娘的衣着最具特色,新娘头戴凤冠,身穿霞帔,腰系玉带,下着彩裙,裙边缀有闪闪发光的小铃铛(多为租赁),脚穿绣花鞋,与戏曲舞台上的服装款式毫无二致。如陕北新娘的装饰则喜棉忌单,无论冬夏都是一身棉衣,一般为红棉袄、绿棉裤,腰系红带,脚穿毛袜或毡裱,胸前悬铜镜,名日照妖镜。在延安一带还有化装丑新娘的习俗,本来长得很美的新娘,在出嫁这天,却要身穿旧羊皮袄,用锅底灰把脸抹黑。迷信的解释是为了辟邪,因为美女人人爱,据说把新娘打扮得丑些,途中就不会被鬼怪拦截。陕南新娘出嫁时,不穿娘家一件衣服,内外新衣及新鞋新袜全由婆家带来,从头到脚全身都是红色,以示吉祥。此日新娘身穿红衣红裤,裤外罩上绣花长红裙,脚穿红绣花鞋。各地新娘上轿前,头上律顶一方红绸绣花盖头。新娘以盖头蒙面,一是为辟邪,二是为遮羞。盖头顶上就不能揭掉,只有进了洞房才能由新郎亲手揭去。当代的婚服是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拖地白婚纱,胸前都佩裁大红礼花。

扛门 新郎和伴郎、娶女客到女方门前,先放炮,称“开门炮”。进女家后,新郎及随行人等到新娘闺房门外叫门,里面会有人笑着应“太早了,新娘还没起床哩!”‘于是新郎便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亦称“份子”,塞入门里边,一个不行两个,两个不行三个,一直要塞上八九个,名日“起床包”、“洗脸包”、“穿衣包”、“下地包”、“梳头包”……红包里的钱多少不在乎,只是寓意新娘并不是自己要出门,而是新郎催他上轿,借此杀杀新郎的威风。实际上是烘托热闹气氛。西府有“迎新叫门多难开’’之说。

亲迎与哭嫁 西府有新郎迎亲的习俗,此即古礼中韵亲迎。而陕北的新郎则不迎亲,轿夫抬着新郎,只走出村口就下轿返回,名为压轿,迎亲队伍快到女方门口时,炮手装上火药,呜炮三声(现在由鞭炮代替),称迎亲礼炮,乐队唢呐长鸣,锣鼓紧三慢四,女方亲属出门迎接,到了门口,轿门朝喜神所在的方向停落,下书人手捧大红喜帖,双手交给女方执事人,新郎下马恭立,女方执事人递给三杯酒,新郎只饮一杯,称下马酒,其余两杯奠地,名为祭门酒。新郎进入正厅,先参拜女方祖神,再参拜岳父母,然后岳父给新婿身上加红(斜披一道红绫),亦有不行此礼者。女方设宴招待迎亲宾客,吃罢酒席,新娘梳妆停当,先到厨房给灶神叩头,名为辞灶,然后在堂前拜别祖宗,辞别父母,拜毕,在:神龛前撒一双筷子,表示不再吃娥家饭,接着便放声大哭,名为哭嫁,表示不愿离开爹娘,在哭声中由舅父或兄长将新娘背到轿前,地上铺有红毡,由两位伴娥左右搀扶,新娘从红毡上进入轿中,意为不带娘家土。此时女方家长亦要燎轿,轿内有新娘的弟弟押轿,在鞭炮声和唢呐声中,男方主事人呼喊起轿,走在最前面的是骑马开路的报子,接着是乐队。再后是新郎和迎亲队伍,新娘的花轿居中,轿后是送亲的和抬嫁妆的。如在周至、眉县一带,同去的还有新娘的两个小弟弟,手拿红包袱,一个包袱包着装有钥匙、镜子、梳子、篦子等梳妆用品的红漆木匣子;另一个包袱包着一个红釉瓷的尿盒子和一个绣花门帘。女方的父母送至村口返回,称送路。

花轿先行与镇邪 花轿在途中不能停留,要一直抬到新郎家路上 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迎亲的人或背或抬,都要保证新娘的双脚不落地,新鞋不沾土。婚娶是件大喜事,旧时称“小登科”,途中遇到再大的官也得为新娘的花轿让路。路上经过村镇,都要吹奏唢呐、呜锣击鼓,吸引人们夹道观看。途中若与另外一家新娘的花轿相遇,两位新娘要互相交换手帕或礼花,以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而在陕北各地,两轿相遇时,要靠左抢先丽行,有的新娘遇到这种情况,老早就离队独自绕道抢在花轿前面而过,认为抢在前面走过者为吉。若遇到出殡送葬的,花轿要用红毡遮盖,鸣放鞭炮惊禳,并改道前行;而陕南新娘遇到送丧的则不回避,反认为是吉兆,谓之“白头到老”。但经过寺庙门口,则要用红毡挡住庙门,待花轿过后再取掉,认为这样就可阻挡住妖邪出来侵犯新娘。关中还有.用路帖镇邪的习俗,在迎亲队伍的最前面走着一个10余岁的男孩,称拉花童,手捧红色纸花和写有“一路平安”、“喜结良缘”的红纸路帖,沿途边走边抛撒纸花,凡遇岔道、桥梁、水井、磨盘等,都以路帖压地,据说这样就可使妖邪回避,确呆—路平安。

抬花轿 花轿是娶媳妇专用的租赁交通工具。由锦绣彩套的轿盖、红色描金的轿身、抬杆等组成。多为二人或四人抬。迎娶时,还要“扎彩”布置一番。如在轿门帘两边,一边挂观音菩萨的圣物“净瓶杨树枝”寓意要娶的媳妇是为“冰清玉洁、若柳易发”之人,一边挂一束“葱”,寓意姑娘一清二白,聪明伶俐。轿盖四角各挂红布 “绣球”一副,以示喜庆。轿内四角、前两角,各放一个用红纸包的“蛮头”(馒头馍)以压轿镇邪。后两角各放一包,发酵面麯(新妇下轿进门时,由“耍女客”将轿内“蛮头”及“麯”取出,拿回“洞房”照例放在新床或 “新炕”四角。特别是将 “麯”要放新妇入洞房后坐的地位,让新妇坐在 “麯”上,寓意“坐麯发家” )。

坐花轿是出嫁姑娘刻意追求的,不仅意味着头一次,人的社会角色转变,更重要的是身份的显示和认为自己“值钱” 、“有势”的心理慰藉。两口斗嘴,常有:“您是用轿把我抬来的”之语的借势。母亲说:“不坐花轿,就少一窍,坐了花轿就多一窍” 。

由于结婚是喜庆事,以图欢快,在吹吹打打的迎娶中,抬轿的年轻人故意摇晃戏耍“新媳妇” ,弄得新媳妇苦笑不得,即使再任性的姑娘,此时,也要“憋性子” 。

压煞 迎娶路上,男方于轿前须备专人带路,边走边撤“号帖” ,路经桥梁,须鸣放鞭炮惊禳,道遇岔路、庙宇、古树、井、石碑或大的建筑物,其贴压一块红色纸“盖之大吉”。路途如遇另一娶亲者,也有新娘交换礼物,互讨吉利的。

作者:李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