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礼乐文化里,婚礼是作为五礼之一的“嘉礼”出现的。古人认为,男女婚嫁是阳动而阴应,阴阳和而后万物生。父子、君臣之间的人伦关系,都是由夫妇之义而衍生的,所以,婚姻是“礼之本”,万世之始,万物之本,因此,婚姻并不仅仅是个人之事,是两个家族的大事,是“合二姓之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大事。由于地位之重要故特别重视其中的礼仪和俗套。
一.婚礼即古代的婚姻仪式
古代婚姻,一般都是由媒人往来传言,然后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没有直接表示意见的权利。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代表了宗族的意旨,“媒妁之言”则是社会的象征。而婚姻仪式,一般称为“六礼”,即《礼记·婚义》中所说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种礼节仪式至今仍在应用。
二.婚俗即“六礼”未列举的行礼俗套
所谓“俗套”,辞书释:“陈旧的格调”,“习俗上常见的使人感到无聊的礼节”。而婚礼中的“俗套”,是大众的、接地气的、活脱的、生动的生活文化,正是这些“俗套”使得“六礼”显得有生气、红火、热烈、喜庆、吉祥、极富人情味,是老祖先的文化创新。现将特色较为鲜明的婚俗,择录如下:
(一)拜堂礼仪
民间认为未拜堂还不算夫妻,只有拜过堂才是正式夫妻,这是婚礼完成的重要标志。西府多是在堂屋门前放置一张天地桌,桌围红布桌罩,桌上供祖先牌位及香烛供品,还放一碗水,水中游着一对用棉花做成的鸳鸯,认为它是雌雄不离的恩爱鸟,取意吉祥。新娘走“红毡”后被搀扶到天地桌前,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并排站在堂前红毡上,在鞭炮鼓乐声中,由唱礼人指挥,向天地三拜,向祖宗三拜,向父母三拜(磕头),然后双方相互一拜(作揖),然后新郎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入洞房。
(二)揭红盖头俗套
“红盖头”是新娘遮头盖面的红巾,在娘家出阁上轿前就盖上的,在花轿内不能揭去,只有到婆家举行婚礼时,才能由新郎亲手揭去,使贺客亲友一瞻新娘的风采。此礼俗称为“挑盖头”或“揭头纱”。挑盖头是新郎的专利,旁人是不能染指的。揭的时间,有的是在“牵巾”之前,有的是在洞房门口;有的是在洞房内。揭的方式,是新郎多用秤杆去挑,因为旧秤一斤为十六两,十六个星,指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应十六之数,取“吉祥合到大吉大利”的意思。
(三)合卺交杯礼仪
“合卺”即把一个瓠瓜剖成两半,新郎新娘各拿一半喝酒,饮后,两半合一,置于床下,谓之“合卺”。瓠瓜即瓜葫芦,是多籽易生植物,寓意“多子多福”。后世酒具增多,多为铜制、瓷器。合卺之礼俗套翻新,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古老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饮交杯酒之礼,多在洞房举行,饮后就可以让新夫妇就寝,谓之“入洞房”。多在“闹房”前,时下,此礼移到结婚仪式之中。
(四)闹洞房之俗
新婚之夜,亲朋围坐新人房中,对新郎、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洞房”。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吃“和喜面”,喝“密合油”,嫂子或小姑制作“和喜面”“蜂蜜水”时,故意加放生菜,新夫妇吃喝时,窗外的姑、嫂问:“生不生”“甜不甜”;这时闹房者就开始“闹”起来,或让新人相互喂菜,或用一根细线系一个苹果,悬在半空,让它晃动,让新郎新娘去咬苹果,往往是苹果咬到,却碰了头,接了吻。闹房取人人庆贺,热热闹闹之意,认为闹房的人越多,越热闹,将来的日子就越红火。就生怕无人闹或闹房的人少。
三.传统婚礼婚俗的流变
流变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动。婚礼婚俗作为民俗文化现象犹如一泓永不衰竭的清泉,具有生生不息的特质和革故鼎新、激浊扬清的精神品质,正式这些特质和精神品质,构成了礼俗社会几千年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革故鼎新、激浊扬清中而生生不息,清者、良者、秀者传承至今。正是“不有新变,岂能代雄”之理。
处在风行和传播状态中民俗事象,我们称之为风习文化,它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出彩进化,往昔那种古板、单调等级森严的局面开始得到改变,出现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鲜活场景:
一是花样翻新:考察亲迎之礼,宋代就增加了好多内容:如催妆、铺房、鼓乐引导花轿、撒帐、牵巾等给婚礼增添了许多乐趣。如古代花轿临行时,撒谷豆、草节的“打煞”当今变成“撒彩屑”。由“避邪”变成“求吉祥”的意韵。
二是删繁就简:古代婚俗被视为“大礼”的“换帖”及各种“婚书”,从“庚帖”开始到最后的“婚帖”,显示“六礼”的具体内容,不下二三十种,后世对这种繁文缛节采取“删繁就简”,渐渐退出,当下只剩下“结婚请柬”了,走红毡的“传袋”、“跨大盆”、“越马鞍”已退出人们的视觉。
三是古风犹存:这是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一句颇有分量的褒语,说的是还保留古老的、传统的习俗。如:“下彩礼”“坐花轿”“拜堂”“大红喜字”,“宴宾”乃至“闹房”至今仍在城市延续。
作者:李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