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政部《婚改指导意见》和省民政厅《婚改试点方案》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婚姻文化展示厅,风俗文化博物馆或婚姻家庭文化基地。”这是传承优良家风和树立正确的婚姻理念,引导人民大众理性对待婚姻家庭,保护和传承传统婚俗礼仪精髓,创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现代婚俗礼仪的重大举措。不论是风俗文化展示厅或博物馆,都要以婚俗文物为基础,都是为了让民众在学习嚼味婚俗文物中,领悟婚姻家庭的真实意义和道理。由于十年前曾编撰《宝鸡民俗博物馆》布展文本,涉及到婚姻家庭领域,现针对目前婚改工作,关于风俗文物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婚俗文物的概念及价值
所谓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文物属于文化范畴,它以器物、制度和观念等三种形制和存在方式。所谓婚俗文物是指在婚姻家庭领域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文物作为器物,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中所制造的有形产品;作为制度,是人们为确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其进行整合调控而形成的各种规范;作为观念是一种包括心理,心智,信仰信念及理论化对象化的认知体系。
所谓价值是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还有另外一种含义是指积极作用。如有价值的资料作品,价值观是一个人判定事物奠定是非的一种思维和价值取向。价值观是处于观念乃至整个文化的核心位置,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文化的结构功用,性质特点及发展前途。其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制造或与人的活动有关的,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存。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记忆储存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的遗传密码。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文化基因片段,透过它可以知道它形成的时代的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感情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是器物的精华,集中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观。
二、婚俗文物的类型及内涵
婚姻是人生大事,作为人生礼俗的婚俗,讲究很多,礼仪繁杂。所形成的文物很多,在器物层面的实物;在制度层面的柬帖婚书、证书;在观念层面的故事、歌谣等类型,且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一)器物类
①嫁妆:除陪嫁的衣被、妆奁用品外,还有出嫁女亲手精心制作表达心愿和美好追求的洞房挂件:保存火种,繁衍子孙的灯曲罐;夫妻信息畅通,情意绵长的信插;遮丑避风,内外有别的门帘门楣;打尘保洁的拂尘;同床共枕百年到头的枕头枕套。还有认人认门,拜见长辈时的礼物如烟袋、耳挂、枕面、袜底;给伯叔母辈的针葫芦等。
②花轿札饰。
③喜堂:和合神像,寓意升官发财,日升月异的升;粮食满仓的斗;照妖驱邪的镜;吉祥合到的秤;破除邪祟的弓箭;牵引洞房的牵巾。
④红毯:乡村无红地毯,多用红色口袋,新娘下轿走红毯,口袋从后换前,寓意传宗接代。还有抱“榺桎”、跷火盆、跨马鞍、皆含经线之长、天长地久,以火洁身,平安吉祥之意。
⑤洞房:增色喜庆、祈盼生育的窗花剪纸、炕围、顶棚团花。
(二)制度类
①柬帖:有求婚帖、请庚帖、报吉帖、文定帖、定礼帖、迎亲帖、送嫁帖、花筵帖丶妆奁帖、回门帖等有发有回的帖式达十多种。将“六礼”实践化了。
②婚书:实为经媒人说和之后的契约合同,皆有龙凤图案。
③结婚证:近现代的婚制。
④典籍:《周礼》《礼记》《仪礼》的“六礼”。
⑤当代《婚姻法》。
⑥帖函提盒:帖函是用杨木或楠木制作的如提篮样的长方厘式的,专放柬帖、婚书的礼盒。西府俗称“礼帖提盒”。礼函的尺寸形制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三)观念类
①缔婚:结婚中的各种求吉民俗事象,如压煞的红方。
②打草今已变为撒彩屑。
③婚俗歌谣:如打草唱词:一撒如花似锦,二撒金玉满堂,三撒咸亨庆会,四撒华阁兰堂,五撒大命富贵,六撒永远吉昌,七撒安康祖寿,八撒子孙兴旺,九撒凶神远避,十撒八方吉祥。如摇核桃撒床歌,将核桃、红枣、花生、栗子等撒在挂着喜帐的炕上,边摇边撒边唱:“双双核桃对对枣,养女子手要巧,莲花牡丹剪得好……”。还有“哭嫁歌”。
④婚联
乾坤交泰 情山栖鸾凤
琴瑟和谐 爱海浴鸳鸯 天作之合
并蒂花最美
同心情更长
美满婚姻情深意重
和谐家庭地久天长
⑤婚谚警语
“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是说宁去种植阴坡的抛荒地,不讨背井离乡,外出逃难,不知根底的女人做妻子。
⑥戏剧故事
婚姻理念的教化多是通过看戏,来自追求婚姻自主的戏剧故事,如中国四大神话爱情故事《天仙配》的织女牛郎;《白蛇传》的白娘子和许仙;《劈山救母》的三圣母和刘彦昌;《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历史故事。《五典坡》王宝钏与薛平贵,以及《柜中缘》《虎口缘》等,还有宣传婚姻法的现代戏《梁秋燕》《朝阳沟》等。
⑦典故
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风俗常用的典故很多,如“天作之合”,是说周文王姬昌娶妻太姒“亲迎于渭”的故事。“鹿车共挽”是说西汉鲍宣的妻子桓少君,退还嫁妆及仆女。拉上木车来夫家的故事。婚事贴双喜字,王安石结婚当日,又接到头名状元的喜报,双喜临门,即兴书双喜字等等。还有“不弃糟糠”的汉代宋弘,“龙凤呈祥”的三国刘备,东吴招亲。
⑧喜幛
镜屏作贺礼的。
三、婚俗文物的特性及功能
特性是指某人或某事物特有的性质,亦可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和标志。风俗文物不是一般的物件,而是具有特殊文化意蕴的器物。首先它是一种精神符号,如门上贴双喜字,或放花轿、彩车,说明这家人要办婚事。其次,它是一个象征物件,如洞房八大件,都是出嫁女亲手精心制作、内含姑娘的心愿和追求。周礼中“纳吉”送雁,因雁具“知时飞翔”和“从一而终”的候鸟特征,周礼“纳征”送骊皮,实是两张鹿皮,因梅花鹿姿特别美,且性情温顺,成为一种信义的象征。再者它是一桩礼仪标志,如婚礼中的“喜堂”及饮“交杯酒”“牵引”洞房,皆展示人生中,遇这桩神秘而庄严的仪式,产生刻骨铭心的感受,终生难忘。角色心理在行为中得到满足,从恋爱到婚配,双方的社会角色转换,从朋友、意中人、情人、未婚者到名正言顺的夫妻,成为人生年龄阶段性标志。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婚俗文物是历史形成的,它不是一般的器物、制度或观念,虽永远定格在那个特定时代,但他作为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储存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生命的潜质”。它是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过去也曾有过把它当做“四旧”批过、扔过,但从保护“非遗”角度看,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我斩断历史传承和文化血脉。对此,习近平曾说:“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今天我们研究婚俗文物。挖掘其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不仅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滋养,还可以对弘扬社会正气提供精神支撑。这不仅是婚改工作的本分,寻找中国婚姻真谛,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当下我们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大大方方的把优秀传统文化请回来,经过创造性的转化,创新发展,融入今天的社会生活,建立起新的鲜活的科学的婚俗文化,在社会中发挥新的作用。民俗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对个人身心的调节,一个是对社会秩序的规范,中国有句老话叫“世道人心”,由此推理婚俗文化功能有二,一为调节人心,二为规范世道。
当前在婚姻领域的不正之风,天价彩礼,攀比浪费,低俗婚闹,不仅严重损害社会风气,更伤害了人心,使人们的婚恋观走偏,出现了结婚难,年轻人“不婚”“不育”,追求“单身”所谓的幸福,这就需要矫正人心,需要政府和民间制定规矩予以规范。
作者:李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