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话说端午节(四) 有关“端午节”的民间故事

作者:李福蔚

端午节避瘟防疫,抵制瘟疫,保持健康,拥有生命力的民间故事不少,现搜录西府传说故事三则:

五月五“瘟神”来民间

人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人们生活富足。不少人因此“一顿饱饭忘了千年饥,不在乎粮食了”,出现小孩拉过屎以后,大人用“白面烙饼”给他“擦屁股”。在人间巡视的玉皇大帝看到后,气的胡子都歪了,于是便命令“瘟神”下凡惩罚人类,五月五日一大早,只见天上飘下一股黑烟,慢慢扩散,向村落蔓延,时间不长,那些好糟蹋粮食的人觉得头晕目眩,发烧呕吐,还有不少人被那股黑烟夺取了生命。“黑烟”正是“瘟神”的象征。

端阳门上插杨柳、插艾的由来

玉皇大帝降下瘟神,瘟疫的原因是因为“世上的人心不善”“人间坏人太多”,除不善之人糟蹋浪费粮食之外,还有他们“打骂老人,丢弃婴儿”的恶行。此期,太白金星也在民间“私访”,他发现并非所有人都糟蹋粮食或不孝敬老人,还有很多善良的人不仅爱惜粮食,而且对老人非常良善,乐于助人。太白金星带瘟神到人间时,见一位大嫂,她怀抱着大孩子,手牵着小孩子,太白金星不明就里,大嫂告诉他,大的孩子是抚养的孤儿,“我不疼就没人疼了”,而小的孩子是我亲生的,“委屈点算不了啥”!大嫂的行为让太白金星感叹,凡间的百姓并非都是邪恶的。若是全部都施以瘟疫,就会屈死好人,于是就告诉大嫂在门口插上艾枝或杨柳条就能躲过瘟疫。所以端午节,门或窗上插杨柳条或艾枝源于此。

“飞龙在天”呈吉祥

“五毒肚兜”中的蛇,很早就是部落的图腾(人们信仰的吉祥物,是一个部族的的标志图像),先民认为蛇是银河和大海的化身,华夏始祖的女娲伏羲,在早期的壁画、岩画中,也是人首蛇身的模样,后来经过演变,才有“蛇图腾”变成了“龙图腾”。五月五日,二十八宿的“东方七宿”在黄道和赤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型形象,就这样“飞龙在天”是吉祥的日子,这天要举行祭祀“龙祖”活动,“龙舟竞渡”就是献祭活动,日久成俗,成为延至今天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