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话说端午节(五) 传统节日的遗产保护

作者:李福蔚

在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古国里,作为历史性的文明亮点的传统岁时节日,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已经定型,它既是中国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标识,又是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范畴中,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岁时节庆,礼节仪式,生产和生活知识等6个方面,端午节作为传统岁时节日,是文化遗产,理应对其进行保护。

一、端午节的文化范畴

传统节日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事象的复合体,既有驱邪,祭祖的功能,也有联络亲朋,娱乐民生的功能。节日还具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有所变化,这就是“与时俱进”。像端午节原本是“飞龙在天”的天象星辰崇拜而产生的祭祀“龙”的节日,又是入夏暑热在恶月恶日进行一个典型的驱疫仪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的驱疫仪式很快演变为祭祀“龙”的龙舟竞渡,人们出于对爱国者的热爱和怀念,却更乐于相信纪念屈原的节日传说,最终定格为拯救屈原。

传承至今的端午节文化功能:

(1)划龙舟:祭祀屈原,祭祖及竞技娱乐功能。

(2)吃粽子:以粽为礼,人伦往来。“粽”在东汉时为一种普通食品;到西晋渐固定为端午礼品,唐宋成为节日和市场的美食。古时,粽吃前要做游戏,比赛看谁解下的粽叶长,长者为赢,端午节故又名“解粽节”。

(3)插艾悬门:常把菖蒲刻成剑和白艾悬挂于门,一取祛除毒气,一取阴阳相克之意。端午是阳气最盛之时,而菖蒲则“感百阴之气”。皆有祛邪,防疫之功能。

二、 端午节的伦理氛围

传统节俗是一种文化沉淀,传统中国是一个伦理道德思想非常发达的宗法体制社会,人际亲情占着这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它对于进行人际交往,亲人团聚的节日,自然也极为重视,因此在节日里人们不仅要祭祀祖先,祈求上天保佑平安,求吉祛灾,同时也进行伦理道德的再教育与再深化。如宝鸡民俗博物馆为传承节日文化,从娃娃抓起而举行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民俗系列宣传活动,“校园手工大赛”启动仪式。就是通过孩子亲手“合手索”“包粽子”“弹古筝”“诗朗诵”,其深层是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化。通过节日与风俗习俗,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氛围日益强化。

传统节日首先表现为亲友团聚,每个节日都有节庆仪式,节俗节物;或邀朋携友,登高望远;或折柳踏青;或龙舟竞渡;或诵诗抒怀;或举杯劝觞;兴高而采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天地人融合一起,领略生活的欢愉,生命的永恒,人与亲戚朋友交流,话旧叙新,共享天伦之乐。在此文化心态和道德观念下便自然流露“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之情,其次节日习俗与祭祀文化紧密结合,在祭奠仪式中,人们对自己的家族进行认同,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认同,进而对自己的祖先与民族油然产生出一种自豪、崇敬与严肃的情感,无形中增强了家族,民族的内部亲和力和凝聚力。

三、端午节的遗产保护

传统节日是一种文明的载体,承载着比普通时日要丰富得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统节日是历时性民象事象的精华所在,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

端午节所承载的物质文明,如节日饮食:粽子,绿豆糕,雄黄酒;节日服饰:儿童画额,戴香包,手索;节日仪式:门窗插艾,龙舟竞渡,室挂钟馗等。所载着的精神文明,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方式,节日源自龙图腾崇拜“恶月恶日”,禳灾仪式自然地因驱魔禳灾的需要而传承下来,驾龙舟送瘟神,门户悬艾,其目的是防疫免灾,祈求太平。总之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文化载体。

节日作为文化遗产,处在由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关键时期,面临淡化乃至消亡之危,因此要抢救保护: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好“人间国宝”的传承人;其次,坚持整体保护原则,营造适合其成长的原生态环境,使传承人有他所生存的原有环境;再者,坚持活态保护的原则,如国家设定节日假期,让民众过好节日,将节日文化内涵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